PED分析软件VEDA4简介
PED分析软件VEDA4简介
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ED analysis program VEDA4
VEDA4是一个免费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PED分析程序,可在此处下载:http://www.smmg.nazwa.pl/index.php/software/sowtware-veda.html(貌似已经挂了)。也可以在这里下载: http://pan.baidu.com/s/1bnxS1e3。
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787 (2006) 172–183是使用VEDA对小分子振动模式进行指认的研究实例,可以参考。
此程序可以支持目前全系列Gaussian程序。下面说说大致操作流程。如果对PED不熟悉,强烈建议先看看《Potential energy distribution(PED)计算软件GAR2PED使用简介》。
先用Gaussian进行freq计算,将得到的fch文件改名为file1.fmu。启动VEDA后,到相应目录选择此文件。然后VEDA主窗口会显示原子坐标和原子连接关系。主窗口所有的信息都会记录到fmu文件所在目录下的skra.log里。此目录下此时还生成了记录原子连接关系的file1.mpo、skra.mpo,这些文件以及各种VEDA生成的文件都可以用文本编辑器打开。VEDA也自动启动了一个图形窗口,可以从中观看分子结构(关闭窗口后,可以用主菜单里的View Structure按钮重新打开)。
主窗口中上面有一排按钮。先选择Create .DD2来产生skra.dd2文件。如果点击Check .DD2就可以观看此文件内容,里面有诸如这样的信息
Average coordinate population 1.000
s 1 1.00 STRE 8 9 OH 0.946607
s 2 1.00 STRE 1 2 CH 1.084225
s 3 1.00 STRE 1 3 CH 1.085652
...
s 14 1.00 BEND 7 5 6 HCH 107.48
s 15 1.00 BEND 8 5 1 OCC 108.04
s 16 1.00 TORS 9 8 5 1 HOCC -180.00
s 17 1.00 TORS 2 1 5 8 HCCO 59.77
...
每一项代表一个内坐标。1.00的含义后面会提到。STRE、BEND、TORS对应键长伸缩、键角弯曲、二面角扭转,其后的几个序号代表相应内坐标对应的原子序号,再之后就是对应的元素符号。还有一种OUT型内坐标,例如OUT ABCD就代表AD向量相对于BCD平面的夹角。
然后点击Calculate按钮,即可生成file1.ved和file.vd文件。可以直接点View .VED按钮来观看它们。.ved中记录了每个简正振动模式中各个内坐标参与的比例,如
PED: sign = direction, column = coordinate, row = No. of mode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
1 1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
2 0 -49 0 49 1 -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
3 0 -22 55 -2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
4 0 -28 -43 -28 -1 -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
5 0 -1 0 1 -48 48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5
...
其中行代表简正振动模式编号。列代表内坐标编号。
.vd文件中的信息与.ved中是对应的,但只把每种振动模式的主要参与的内坐标列了出来,所更容易阅读,如
diagonality factor = 57.44
IR CM-1
4114.65 s1 100
3289.07 s2 -49 s4 49
3276.80 s2 -22 s3 55 s4 -22
3212.27 s2 -28 s3 -43 s4 -28
3200.32 s5 -48 s6 48
3175.42 s5 49 s6 49
1685.96 s14 79
1645.84 s10 50
1628.73 s11 -36 s12 36 s18 14
1613.45 s8 12 s9 -21 s11 13 s12 13 s20 -27
1549.50 s10 25 s11 28 s12 28
.vd后半部分还记录了每个内坐标对每种简正振动模式的贡献,其实就是把上面的信息的显示方式改变了一下。如
s 1 STRE OH f4115 100
s 2 STRE CH f3289 -49 f3277 -22 f3212 -28
s 3 STRE CH f3277 55 f3212 -43
其中f后面的数字是简正振动模式的频率。
以上就是VEDA最基本的操作流程。总结一下,也就是:读入file1.fmu -> Create .DD2 -> Calculate -> View .VED
以上只用了默认的内坐标,基于这样的内坐标在进行指认时往往不方便,比如3212.27cm-1的振动模式就同时涉及了三个内坐标。具体来说,以简正振动模式对应的坐标为基的话,力常数矩阵是对角化的,一个简正振动模式也就唯一地对应了一个坐标。而以内坐标来描述,力常数矩阵就会出现非对角项,表现出内坐标在振动模式中的耦合。如果只是用一般方式构建的内坐标来表示力常数矩阵的话,对于不少简正振动模式,由于这些内坐标的强烈耦合,PED分析时就会看到这些振动模式当中有很多内坐标都有不小的贡献,这样就难以指认振动模式的特征了。所以,如果先对一般方式构建的内坐标相互间进行适当的组合,得到一套新的内坐标,那么由它们表示的力常数矩阵的非对角项就会减小,内坐标间耦合减弱,只需要较少数目的内坐标就能描述简正振动模式,于是简正振动模式指认起来也就方便得多。
PS: GAR2PED其实用的就不是一般的内坐标,而用的是对应常见基团局部振动模式的内坐标(比如甲基的对称伸缩、不对称伸缩等),也可视为是一般的内坐标组合得到的。这也是为什么GAR2PED使用时先得对内坐标进行麻烦的指认。
在VEDA里面提供了对内坐标进行组合的按钮MIX,点了它就会对当前所用内坐标进行混合(混合方式可自行设定,请自行玩弄),然后重新点Calculate按钮和View .VED按钮就可以看到基于新的内坐标下的PED分析结果。
VEDA提供了一个名为
diagonality factor = 72.66
IR CM-1
4114.65 s1 100
3289.07 s2 97
3276.80 s3 -97
3212.27 s4 96
3200.32 s5 97
3175.42 s6 97
1685.96 s14 80
1645.84 s10 -62 s14 -11 s17 13
1628.73 s11 71 s18 -18 s21 -10
1613.45 s9 -18 s12 14 s18 -17 s20 -20
1549.50 s12 83
...
和之前的数据对比,明显看出对于>3000cm-1的振动模式不再需要多个内坐标才能描述,靠优化后的内坐标只需要一个就能基本描述了。如果点击Improve DD2按钮,可以进一步优化来提高
Average max. Potential Energy
TED Above 100 Factor TAF=0.049
Average coordinate population 1.667
Most complex coordinate No. 3 , population = 3
s 1 1.00 STRE 8 9 OH 0.946607 f4115 100
s 2 1.00 STRE 1 2 CH 1.084225 f3289 97
-1.00 1 4 CH 1.084225
s 3 -1.00 STRE 1 2 CH 1.084225 f3277 97
1.00 1 3 CH 1.085652
-1.00 1 4 CH 1.084225
...
s 12 1.00 BEND 2 1 3 HCH 108.64 f1613 12 f1550 82
1.00 2 1 4 HCH 108.26
1.00 3 1 4 HCH 108.64
k 13 1.00 BEND 6 5 1 HCC 110.06 f1424 74 f887 20
s 14 1.00 BEND 6 5 7 HCH 107.48 f1686 87
s 15 1.00 BEND 1 5 8 CCO 108.04 f448 83
...
s 19 1.00 TORS 2 1 5 8 HCCO 59.77 f317 11 f270 89
1.00 3 1 5 8 HCCO -180.00
1.00 4 1 5 8 HCCO -59.77
k 20 1.00 OUT 5 1 8 6 CCOH 23.41 f1299 63 f887 31
k 21 1.00 OUT 5 6 1 7 CHCH 21.87 f1613 58 f1550 12 f1396 13
...
可见此时的内坐标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始内坐标混合而成,1.00或-1.00是混合的系数。诸如s12后面的f1613 12 f1550 82就代这个表这个内坐标对波数约为1614cm-1和1550cm-1的简正振动模式的贡献分别是12%和82%。
根据PED分析得到的简正振动模式的主要构成,以及根据如上显示的当前内坐标的定义,再结合gview显示的分子振动的动画,就可以尝试对简正振动模式进行指认了。但是有些振动模式实在复杂,内坐标间耦合实在过于强烈,即便依靠PED分析也是难以确切指认的,这时就不要强行进行指认,因为从本质上,对这样的振动模式进行指认根本没有意义。
VEDA的使用还有很多经验性的东西,比如手动调整dd2文件里的内坐标定义,点Mix按钮前对混合参数进行的设定等等,属于比较高级内容,这里就不谈了。
最后声明:与VEDA相关的问题不要问寡人,直接写E-mail去问程序作者!